您现在的位置: 起亚 > 起亚车型 > 正文 > 正文

等中国车企烧死了再抢市场,起亚给新势力提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4/12/7 17:11:04

文/王新喜

日前,有两位汽车大佬都语出惊人。余承东说,(国产汽车领域)除了华为和比亚迪,其他人活下来很难。起亚COO杨洪海说,我今年一季度全球挣了21亿美元,贴的起中国市场,让敌人先试伤也是一种策略,我兜里都是钱,都是技术,等中国本土企业烧死了再来抢市场。

两位大佬的惊人之语都被不少网友嘲讽,但冷静下来思考,这两位大佬本质上都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,汽车行业未来几年能活下来的车企不多。“等本土企业烧死了再抢市场”,起亚COO其实给中国车企提了个醒。

起亚中国市场失守未来全球市场就会失守?未必

从起亚来看,在中国市场曾经有过高光时刻,年-年,现代起亚年销量峰值超过万辆,在中国的市占率达到了8.96%,接近10%了。不过那个时候,起亚其实是吃到了一个行业红利期,彼时“两田+一众”都处于一个低潮时期,起亚当时的产品比自主品质相对更好,比主流合资价格便宜,这种天时地利让起亚获得了快速增长。

但随着后来国产车的崛起以及日系德系车的产品技术优势更加凸显,起亚又在产品定位、销售策略出现失误,在新能源领域,起亚跟不上国内消费者的需求,销量快速下滑,如今在中国消费者眼中是不入流的品牌了,在年,起亚全球有高达万台的交付量,但起亚在中国市场只卖了9.4万辆左右。

起亚有点像手机行业的三星,在中国市场,大家瞧不上,但在海外市场,起亚的销量增长却依然强劲,年5月份,起亚全球总销量为辆,同比增长14.4%,1-5月,累计销售辆,同比增长11.70%。在欧洲和美国市场,起亚的电动车销量分别排名第二,在全球电动车市场排名第三,仅次于丰田与大众。

从现实情况来看,起亚也是有技术的,起亚的底盘技术优于日系,至少是打平状态,在车身设计方面也有很大的优越性,三电控制也是全球领先的,但在关键的智能化方面,没有被中国市场认可。

在不少人看来,起亚在海外市场风生水起,源于欧美智能化程度远远没有高于中国的本土化水平,因此,智能化程度不高的起亚,依然能在海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。

有业内人士认为,中国市场不是个孤立市场,中国市场是全球市场的一部份并且是最重要的一部份。在中国市场都竞争不过,其他市场的失守,只是迟早的事。

在中国市场失守,未来必然在全球市场失守吗?我看未必,手机行业的三星早已失守,但三星还是全球第一。同样,很多汽车品牌,比如铃木、马自达、标致雪铁龙、福特等车企都在国外销量非常不错,但在国内基本没有太大存在感。

对于中国市场的发展我们要客观看待,一方面,我们看到,中国车企的竞争在全球市场是最激烈的,国内这种养蛊大环境养出来的厂商,如果未来打进海外市场,将会非常生猛,因为他们在中国市场已经经历了从产品体验到销售的验证。

但是一个问题是,中国市场其实有特殊性的,中国消费者的偏好与全球消费者未必一致与同步,而且国内新能源车企的销量增长,前期也是依赖补贴与绿牌政策优势,国内新能源的真正竞争力,现在还看不出来。

因此,现在起亚的这种观点,我们其实应该抱有一种危机感,当然这种危机感并非针对起亚,因为起亚的现状未必能等到那时候,我们的危机感,可能要面向其他更有竞争力的品牌。

等国内厂商卷死再来收拾残局,或代表部分燃油车巨头的想法

因为起亚的想法很可能也代表了一部分外资车企品牌的想法。目前来看,国外的实力车企包括丰田日产本田大众宝马奔驰奥迪保时捷们,它们在燃油车市场雄踞多年,实力与资金雄厚,他们并不反对新能源,只是以谨慎的态度看待,在没有很大的政策力度下,它们一方面在跟进新能源车产品迭代,一方面也在研发前瞻性技术。

比如在近期,继日产之后,丰田也宣布了固态电池的研发成功,充电10分钟,续航公里,计划在年或年将该技术商业化。这也是国内车企在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qiyaf.com/qycx/11829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Copyright © 2012-2020 起亚版权所有



    现在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