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现代汽车最新财报显示,今年第二季度,现代汽车的营业利润为4.24万亿韩元,相比于去年,同比增长了42.2%,创历史新高。
集团旗下的起亚汽车也借势,实现了营收大涨,其第二季度的营业利润高达3.4万亿韩元,利润率达到了惊人的13%,这是什么概念呢?要知道,全球车企当中利润率最高的奔驰也不过13.5%。
而综合来看,今年上旬现代和起亚两家车企的营业利润高达14.1万亿韩元,净利润约11万亿韩元,相当于人民币亿左右,而即便今年在自主品牌当中,收益最高的比亚迪,也不过实现了亿元的利润。也就是说,就单从体量来看,没有任何一家中国车企能够与其相比。
不过,与国际市场上的春风得意,高歌猛进相比,韩系车当前在中国市场的日子可一点也不好过。
据统计,北京现代在今年前八个月销售了15.7万辆新车,而起亚则只卖出了4.7万辆新车,其销量虽说不像日系三菱之类的那么惨淡,但也基本算是合资品牌中表现很差的一类。
而销量的下滑并不只是大家担忧韩系车前景的唯一原因,事实上在很早的时候,就有报道称北京现代位于沧州的汽车工厂已正式停工,也就是说,截至目前北京现代在国内已有四座工厂停产(另外三座分别是:北京顺义第一工厂、北京第二工厂、重庆工厂)。
此外悦达起亚在重组后依然面临严峻的经营危机,有传闻称起亚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已资不抵债,目前管理岗位的员工已分批轮休,甚至有韩国媒体预测,起亚将有可能会退出中国市场。
尽管对于外界的传闻,官方并没有承认,但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,韩系车在中国市场”岌岌可危“的现状,说到底,电动化转型不利是韩系车在华表现不佳的原因,如今在中国汽车市场,车企们已经很难靠着所谓的性价比和合资身份取胜了。
当然对于现代和起亚来说,在没有彻底宣布死刑之前,他们仍然愿意不惜代价地留在中国,毕竟如此大的市场,不是说放就可以放的,当然要想留下来,韩系车也必须要彻头彻尾的改变。
在过去的时间里,起亚也拿出了EV5、EV6两款纯电汽车,并且在欧洲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,以EV6为例,它是一款基于V平台打造的车型,无论是续航里程还是充电速度方面都有着不错的表现,而3.5秒破百、电磁悬挂等卖点也比不少竞品更有看点。
不过,由于目前EV6只能通过进口的形式进入国内,因此其价格还是相对高了一些,以该车型的普通GT-Line版车型为例,其28.28万元的售价在一堆新势力产品面前,并没有便宜太多,再加上品牌影响力,售后服务等多方因素,韩系电动车目前在国内并没有太多性价比可言。
所以,对于韩系品牌来说,如果真的想要留在国内,当务之急或许还是尽快对国内的生产线进行升级,以引入更多的优质电动车,实现本土化生产,一旦成本得以控制,价格能控制在更低的水平,那么他们才有可能重新回归主流,毕竟“性价比”一直都是韩系车的成功秘诀。